首頁失智照顧

失智患者希望你知道的事:《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

以下內文摘自《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一書。這本書帶讀者了解失智症患者過去的生活,進而改善失智患者不洗澡等問題。我們可以在這本書中探索失智照護的最佳方法,並且更尊重長輩的生活習慣與心理需求。

最好的失智照護,是好好了解他過去的生活

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書摘Image by Freepik

在照護失智症患者的過程中,最讓照顧者棘手的問題之一,當屬如何克服患者強烈抗拒洗澡這件事情。曾有家屬告訴我:「乃菁醫師,每當我幫爸爸洗澡,他就會打我,但我怎麼忍心讓他一直骯髒下去?更糟糕的是我的兄弟姊妹都不知道這過程的辛苦,直到後來我終於忍不住把過程錄影下來,讓大家看見我一邊哭一邊幫爸爸洗澡的樣子,他們才終於知道幫失智患者洗澡這件事原來這麼難!」

洗澡,難道不能是美好的互動經驗嗎?

我明白照顧者的辛苦,所以自推動失智照護的教育開始,我總不厭其煩地告訴大家:

請先設想一下,有一天當我們老了,失智症影響了認知功能導致我們無法正確思考,讓我們開始遺忘了洗澡的步驟,也認不出洗澡的用具,於是開始有人來幫我們洗澡,但來幫忙的人穿著防水衣、戴著手套跟口罩,一見面就急著動手要脫下我們的衣服,在我們什麼都還搞不清楚的時候就忙著沖水、抹肥皂,那時候的我們怎麼可能不害怕?

我們甚至可能感覺自己像隻狗一樣被粗暴地沖洗啊,我想沒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過程。洗澡,難道不可能是一件能享受更美好互動經驗的事情嗎?

幾年後,林奶奶成為我的患者,她幫助我更深度地理解失智患者排斥洗澡的背後因素。林奶奶的主要照顧者是她的兒子,他告訴我透過幫母親洗澡,過程中發現的事情:「我媽媽自小就被原生家庭送人當養女,想來養父母對年幼的她頗 為嚴苛,她說過小時候常被打,還常是脫下衣後狠狠地打。我想她的痛苦記憶一直在腦海中,所以現在每當我要幫忙洗澡,從一開始要幫她脫衣服,我媽媽就會哭喊著說:『我很乖,不要打我啊!』」

我默默地為童年時辛苦的林奶奶感到哀傷,同時再次理解到生命每個階段的記憶,即使曾經被刻意掩蓋了,但隨著生命的進展,在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時刻,甚至在年老又受失智症折磨的時候,仍會令人措手不及地重新冒出頭來。

在林奶奶的身上,我們看見她所排斥的不是洗澡,而是洗澡前被脫衣服的舉動,讓她連結起年幼時被責打的痛苦記憶。這個發現讓照顧者能以更緩和的方式幫助林奶奶洗澡,也讓養育孩子的我更重視孩子們的日常照顧。

不洗澡的爺爺,原來只是用錯了方法

懂得患者早年的生活背景後,照顧者就能以更省力的方式幫助長輩洗澡。

例如我的患者中有位軍人爺爺,為了讓他洗澡,家屬也是想破了頭都不得其法。討論良久後,我勸他們:「你們爸爸一大段人生都在戰爭中逃難,生活條件很困苦,現在他失智了,或許不是不想洗澡,而是我們給錯了洗澡用具?這樣吧,你們嘗試看看把他帶到浴室,給他一個臉盆和一條毛巾,因為他過去就是這樣洗澡的。」

這個方法奏效了,軍人爺爺明顯減少了抗拒,讓家屬能用更省力的方式幫助他維持身體清潔。

我想,在照顧長輩的過程中,大家總有想透過最新科技產品來解決照顧困難的時候,然而炫目的新發明、高貴的輔助用品一定是最好的答案嗎?我的經驗告訴我,最好的失智照護是好好了解長輩過去的生活,包括他的兒時記憶、職場 工作方式和日常生活習性等等。

所以,當失智患者排斥洗澡時,請記得不要以我們自認的洗澡方式來粗暴對待,更好的方式是重新認識眼前的長輩,透過對他小時候的洗澡方式、洗澡頻率的理解,借力使力、想方設法重新喚起他對於洗澡的美好回憶,如此一來,對患者和照顧者來說,洗澡一事就能從驚恐變為美好的記憶了。

乃菁醫師與你一起探索──如何幫助失智患者洗澡?

回顧起我們從小到大跟「水」交流的經驗: 小寶寶第一次洗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他們的表情,他們其實也是會害怕的。小朋友們第一次游泳也會害怕。害怕的原因很多,像是被不同溫度的水倒在身上(淋浴)、整個人裝進水裡(盆浴),都會帶來「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恐懼感。

嬰兒孩童們雖然沒有各種跟水互動的經驗,但是經驗過的事情會變成學習(遊戲、冒險)歷程,下次再發生就不會再害怕。不同的是,失智症長輩的每一次洗澡,因為忘記的緣故,都是一次嶄新的經歷,當經歷無法堆疊成經驗,就會有一再全新經歷的害怕心情。這就是有學習記憶能力與否的差異。

我們發現,有些長輩一旦到了失智階段,記憶中的洗澡經驗,在「現代」跟「孩提時期」可能有很大差異,於是洗澡變成一件困難的事。很多過來人的經驗分享都說:「失智到某個階段,會只記得小時候的事情跟習慣。如果小時候是用臉盆水洗澡,於是試著用臉盆擦澡的方式,竟然意外地解決了困難許久的洗澡大事。」換個角度思考,當失智症長輩看到現代的洗澡場景,比如一浴缸的水,或是一個蓮蓬頭,當然會有不知所措的狀況,於是視而不見或是拒絕接受。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也許是從小就建立喜愛探索、不怕冒險的好奇心與試試看的習慣,對於未來將成為高齡者、失智者的中年人預備軍,是很好的身心準備狀態。

當我們專注在探索洗澡這件事,會發現洗澡最大的難關是「脫衣服」。先別說幫長輩脫全身的衣服,就算只是脫褲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當我們第一次幫助臥床父母處理排泄物,老爸老媽必須被我們脫褲子來換尿布、換尿袋、擦屁股的時候,會不自覺夾緊雙腿的尷尬與害怕?脫褲子難,脫全身衣服的困難更是可以想見了。更艱難的是,長輩們被脫完衣服,還要被陌生人戴著手套摸來摸去的洗澡過程。這件事,光是我試著帶入我自己,都覺得很艱難。

如果每個人從小在洗澡跟脫衣服的過程中,能少一點尷尬,多一點暖心的互動與隱藏著愛的心意,也許成為高齡長者後,脫衣服跟洗澡就不再尷尬與困難了。

書籍介紹: 《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

老年醫學專家陳乃菁醫師長期為失智症患者看診,她是患者與家屬間的協調者、翻譯員,以強大的耐心與同理能力,偵探般地從失智患者看似難以理解的言行中抽絲剝繭,分析行為背後的心理成因,並借力使力,提供患者合適的治療與協助。

書中,乃菁醫師以診間裡的對話案例提出具體建議,例如當長輩拒絕洗澡,可以試著採取他過去習慣的盥洗方式;經常忘記吃過飯,則少量多餐,並一起買菜、擺碗盤來增加「吃飯」的參與感。

她提醒照顧者:長輩即使失智了,也仍會恐懼與不安、渴望被愛。照顧者應仔細觀察日常行為變化,了解他們過去的生活習性,找出他們喜歡也需要的生活方式。失智症不可逆,但我們能選擇讓摯愛的親人做個被愛的失智者,延緩病症的進程。

(來源: 博客來-失智照護:那些被忽略的失智症患者心理需求及感受


延伸閱讀


# 失智照顧
# 精選書摘
分享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