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04/02台鐵408次太魯閣號,撞上一輛從邊坡滑落的工程車,造成49人死亡和216人輕重傷。這場事故,不論幸存者、家屬、第一線醫療救難人員,甚至是你我,都可能因災難而產生恐懼或哀傷。
如果你有生活協助、急難紓困及社會福利諮詢等需求,可以撥打衛福部1957福利諮詢專線。如果需要心理諮詢,衛福部有1925安心專線,提供24小時免費服務。另外在長照喵上,選擇縣市後,再選擇心理諮商,也會列出該縣市所有的心理諮商與治療所。
庫伯勒-羅絲在1969年出版「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出,一個剛得知癌症末期的病人,哀傷過程分為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不一定按順序發生,也不一定會經歷所有階段,但至少會經歷其中的兩個。
這個庫伯勒-羅絲模型,是為了方便醫護人員適時提供病人支持與協助。但後來這個概念,被應用到處理所有的悲傷類型,這五個階段分別是:
通常得知悲傷、災難性的事件時,我們會先否認事情的發生,把自己隔離起來,這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
當我們無法再欺騙自己,就可能從「否認」轉為「憤怒」 ,開始怨天尤人,甚至對自己生氣。
此階段嘗試尋找原因,會分析各種可能性,腦內會閃過千萬句「如果」,想要壞結果不要發生。但這世界只有結果,沒有如果,當你問夠了「如果」,便會轉變為下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我們認知已經發生的事實,了解否認、憤怒、跟上天乞討,都沒有用。過度悲傷表現在:什麼都提不起勁,失眠或者睡眠過多、食慾不振或暴飲暴食、甚至酗酒與自殺
這個階段學會放下、重建生活,準備開啟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雖然看清楚自己或別人正處於哪個階段,讓我們更知道此時該怎麼辦,但同時也要尊重每個人恢復的步調。
心理與情緒健康網站 helpguide.org ,有五點建議:
另外,無法表露悲傷的人更容易產生憂鬱,尤其我們的文化對男性的期待是堅忍、強壯、可以依靠,這讓男性容易壓抑自己的悲傷,但其實他很可能正處於需要被幫助的情況。
周本正 藥師/小周藥師聊長照
專注預防醫學、藥品、營養品、輔具分享,期待民眾獲得正確資訊,活得健康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