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照顧

長輩在家跟著做這5動作,訓練上肢更有活力!

居家運動freepik

雖然疫情趨緩,但仍然有許多長輩不敢到公園或運動中心運動,今天教你五招可以在家執行的上肢運動,讓不放心出門運動、不方便出門運動的長輩,可以利用隨手可得的物品在家運動。

文/米蔚MIDWAY

長輩在家運動前該注意的6件事

  1. 有五十肩或是上肢骨骼肌肉相關疾病者、骨質疏鬆者、有骨折病史及關節炎者,請於運動中斟酌情況,若有感到任何不適,請立即中止運動。
  2. 心肺相關疾病患者,在運動過程中,若有喘不過氣、不適感,請放緩運動速度後暫時休息或中止運動,視情況再調整運動強度。
  3. 若運動前,有任何部位不適、疼痛,建議與醫生照會確認可以運動後再進行。
  4. 請在空曠、不會滑倒的空間開始運動,若能準備防滑瑜珈墊是再好不過了!
  5. 開始運動前,請花五到十分鐘活動伸展暖身,以降低受傷風險。
  6. 執行動作時,可以邊動作、邊數數,避免為了出力而憋氣。

長輩在家運動前的3大準備

  1. 500ml或1000ml的裝水寶特瓶,以自己可負荷的重量為主。
  2. 有些動作可以利用毛巾協助維持姿勢。
  3. 瑜珈墊鋪設於地面。

現在開始,教你5招上肢居家動作

第一招:推寶特瓶

起始動作:

與牆壁保持一步的距離,站姿面牆。

雙手將寶特瓶打橫靠於胸前水平位置的牆上。

開始動作:

背部打直,雙手將寶特瓶沿著牆面往上滾動,手肘逐漸打直,直到高舉過頭的最高位置後停留動作5-10秒,再慢慢滾動回起始動作。

重複動作:

建議重複動作8-10下,共做2-3組。

組間休息30秒到1分鐘,可視自身狀況增減次數及組數。

※較無力者可以改成毛巾或使用空瓶。

第二招:站姿伏地挺身

起始動作:

站姿下,雙腳與肩同寬、面對牆壁。

與牆壁距離約一步,需為手肘微彎尚可碰觸牆面的距離。雙手手掌約與肩同寬,貼前方牆面。

開始動作:

手肘彎曲使上半身向牆前傾,進行中需保持雙側上臂夾緊(盡量靠近身體)、身體挺直。

到極限動作後停留動作5-10秒,再慢慢推向牆面、伸直手肘,將身體位置回到起始動作。

重複動作:

建議動作8-10次後,休息30秒到1分鐘,再進行重複動作,建議總共2-3組,可視自身狀況增減次數及組數。

第三招:仰躺胸推寶特瓶

起始動作:

準備瑜珈墊鋪設地面,或選擇在較硬的床面進行。

仰躺面朝上,屈起雙膝與肩同寬,使雙腳踩穩於地面。

單手握住寶特瓶中段,讓前臂與地面垂直、寶特瓶與地面水平的相對位置。

上臂需貼身體兩旁。

開始動作:

吸口氣微縮小腹後,慢慢將手肘打直,向上推起寶特瓶。

過程中,前臂盡量維持垂直於地面,並盡量維持寶特瓶不要晃動。

於動作最高點時停留5-10秒,再回到起始動作。

重複動作:

連續單側動作8-10下,共做2-3組。

組間休息30秒到1分鐘,可視自身狀況增減次數及組數。

單手執行完動作後再換至另外一手執行。

第四招:仰躺夾胸

起始動作:

準備瑜珈墊鋪設地面,或選擇在較硬的床面進行。

仰躺面朝上,屈起雙膝與肩同寬,使雙腳踩穩於地面。

雙手各握一裝水寶特瓶中段,打開雙臂、手肘打直於身體兩側,讓手臂與身體呈垂直。

開始動作:

吸口氣微縮小腹後,手肘打直慢慢將寶特瓶舉起至空中,感受胸肌夾起、雙手內側出力的感覺。

夾胸過程中,盡量維持寶特瓶不要晃動。

雙臂維持在胸口前方的空中後,停留動作5-10秒,再打開雙臂回到起始動作。

重複動作:

建議動作8-10次後,休息30秒到1分鐘,再進行重複動作,建議總共2-3組,可視自身狀況增減次數及組數。

第五招:雙手舉瓶

起始動作:

站姿下,雙腳大於肩寬;將寶特瓶橫拿置於雙腿前方。

開始動作:

雙手舉寶特瓶至胸口或鼻子的水平高度,停留動作5-10秒,再回到起始動作。

重複動作:

建議動作8-10次後,休息30秒到1分鐘,再進行重複動作,建議總共2-3組,可視自身狀況增減次數及組數。

※較無力者可以改成毛巾或使用空瓶。

給長輩們建議的運動量

以上建議量,可作為自身體能的標準量,如果在執行建議次數時,感到肌肉吃力,可以降低動作次數及組數。等到體能表現增加,再逐漸增加次數及組數至建議量。

反過來說,如果執行建議量時覺得輕鬆,不妨搭配可負荷重量,再漸漸增加動作次數及組數。

建議單日總運動時間達15-30分鐘,每日可分次累計運動時間,一週可進行六天運動。

65歲以上長者每週可累計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此外,身體狀況不佳的長輩們,運動前建議先諮詢醫生,可以安全執行的運動內容,再根據自身狀況進行規律運動。

結語

當長輩們學會這5招上肢居家運動後,不妨在家持之以恆的練習看看,讓疫情期間在家也可以保持良好體態!


本文授權自米蔚健康,原文轉載自:5種居家運動輕鬆做!長輩在家跟著做,訓練上肢有活力


想要收到最新消息,歡迎按讚臉書: 米蔚 Life & Health

加入社群,一起討論健康知識: 米蔚健康討論群|生活化醫學知識交流


延伸閱讀

分享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