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照顧

過年準備好大吃大喝?營養師教你6個吃美食、不生病的過年吃法

過年大吃大喝unsplash

甜品或是糖果餅乾等零食幾乎都是營養價值極低的「空熱量食品」,由大量的劣質脂肪酸及精緻糖所組成,吃過量除了熱量問題之外,過多的精緻糖會增加胃酸分泌,如果同時伴有高油脂,更是降低賁門括約肌壓力,促使胃食道逆流的發生,而含汽的碳酸飲品會產生氣體讓賁門括約肌更加鬆弛,使胃食道逆流更嚴重。

文/蔡宜方 營養師

過年是個令人歡樂又頭大的節日,雖然終於能放下工作,好好讓身體休息ㄧ段時間,卻也免不了天天大魚大肉的吃喝一陣;也因此,這段時間也是發生最多食物中毒、急性胃炎、 急性腸炎等等消化道問題。

所以不管過年想如何放縱度日,飲食上還是要有所節制的!想吃好又不想生病,這幾個重點要好好注意:

一、好食材不如好衛生

當食物或飲品被細菌、病毒、寄生蟲所汙染,很有可能引起嚴重的嘔吐、腹痛、腹瀉、脫水等腸胃炎狀況,甚至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及敗血症,不可不慎!常見的汙染原因包括:

食物本身的毒素

河豚毒素、毒菇、發芽的根莖類。

受黴菌汙染的食物

發霉的穀類、堅果不新鮮的食材—壞掉的蘋果、不新鮮的蝦子、魚類。

未適當烹調的食材

生的豆類、不熟的豬肉。

自己烹調料理之前,一定要注意食材是否完整沒碰傷、受損或發霉、長芽;不要隨便摘野生植物入菜;在外用餐可以先打聽口碑,並注意食物的色香味,若有味道異常應立即向店家反映,料理儘量是當餐食用完畢,若下一餐還要食用一定要在涼透後放冰箱保存, 且再次食用前,注意食材沒有黏滑或產生異味。

好食材不如好衛生unsplash

二、吃好不吃飽

每個人的胃容量都有一定限度,一下大量的食物進入到胃裡,會造成胃部來不及消化, 使得胃酸過度分泌、傷害胃黏膜,連續幾天下來可能造成胃潰瘍。

這些食物在下行至腸道後一樣來不及消化,腸道中的各式細菌便會發酵這些食物產生氣體,使放屁、打嗝的次數增加,如果沒把氣體排出來還會造成脹氣。

如果天天都吃得過飽,不僅加重分泌消化液的器官負擔,也會熱量過多使得脂肪囤積 、造成體重上升,建議記得自己平常的食量,飽食餐餐 7 分飽才不過量。

三、正餐要配菜

蔬菜不僅熱量低,更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可以幫助阻斷一些食物中的熱量被吸收 、促進腸道的蠕動,避免食物堆積在腸道裡、調整消化道菌相以免壞菌過多影響全身健康、並延緩血糖的上升;而各種不同顏色的蔬菜,更是能含有植物化學物質提供身體抗氧化力。

記得要在每個正餐中都能搭配 1~2 拳頭的蔬菜,以避免當餐熱量報表,也是保養消化道的基礎。

四、吃甜有節制

甜品或是糖果餅乾等零食幾乎都是營養價值極低的「空熱量食品」,由大量的劣質脂肪酸及精緻糖所組成,吃過量除了熱量問題之外,過多的精緻糖會增加胃酸分泌,如果同時伴有高油脂,更是降低賁門括約肌壓力,促使胃食道逆流的發生,而含汽的碳酸飲品會產生氣體讓賁門括約肌更加鬆弛,使胃食道逆流更嚴重。

甜品零食應該要淺嚐即止,可以設定一天只吃 1~2 種甜品零食,且在吃的時候裝進小份量容器中,才會清楚自己吃下去多少量,讓自己能夠有所節制,本身就有胃食道逆流問題的人更要注意食用量,免得症狀加劇。

吃甜有節制unsplash

五、喝酒不過量

酒精適量是有益處的,但過量飲用卻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

從飲用下酒精那一刻,它便從食道一路傷害到肝臟、胰臟、腸道。酒精會破壞食道及胃黏膜並刺激胃酸分泌,讓胃部抵抗胃酸的能力降低,不僅容易胃食道逆流,更可能造成胃潰瘍;過量的酒精也會使得胰管阻塞、讓消化酶破壞胰腺組織、損害胰臟細胞,引起急性胰臟炎[1],甚至演變為胰臟癌。

而肝臟是最重要的解毒器官,當飲酒時肝臟就同時在負責解毒,飲酒過量則會導致肝臟功能出現障礙,無法順利將三酸甘油酯代謝、囤積在肝臟變成酒精性脂肪肝,持續的傷害肝臟更會演變成肝硬化。

酒精的適度份量為男性低於 2 個酒精單位,女性低於 1 個酒精單位, 1 酒精單位相當於啤酒 1 罐或威士忌 30 毫升,自己也應斟酌酒量,別喝得太急太快。

六、飯後要活動

吃飽後千萬別坐著不動,可以輕微走動或原地踏步幫助消化,當身體活動時能讓腹部肌肉收縮,增加消化道的收縮蠕動,幫助食物的移動並排出氣體,如果不方便活動,也可以做一些伸展動作,或是深呼吸、吐氣的動作。

不過也要注意活動要適度,吃得太飽後不建議太過劇烈的活動,反而造成消化不良腹脹、腹痛。

節日要好好的過,身體也要顧好,如果吃得太開心而把身體搞壞就得不償失了。

本身就有疾病或症狀在身的人,例如胃食道逆流、消化功能不佳、糖尿病、高血壓等等,更是要多注意,新年的飲食不要和平常差異太大,免得引發不適症狀。

節日要好好的過,飯後要活動unsplash

本文授權自米蔚健康,原文轉載自:過年準備好大吃大喝?營養師教你6個吃美食、不生病的過年吃法

想要收到最新消息,歡迎按讚臉書: 米蔚 Life & Health

加入社群,一起討論健康知識: 米蔚健康討論群|生活化醫學知識交流


資料來源

分享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