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長時間的不當用嗓,可不是吃吃喉糖、枇杷膏、八仙果就能解決的。只要做好這三件事,就可以講一整天話,不怕沙啞不怕累。
文/田子揚久 語言治療師
週五的下班時段,準備迎接令人興奮的週末。可是,我和同事互相揮手 say goodbye 時,卻被她那乾燥、充滿顆粒感的疲憊聲音……嚇了一大跳!「天啊!怎麼突然變這麼沙啞呢?」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他下午時段,上了太多團體課程(同事也是治療師),孩子們既會吼叫又愛說話,因此既需要持續說話管制序,又必須提高音量壓過孩子的吵鬧聲。大量地用聲,再加上錯誤的用嗓方式,果然出問題了!
聲音沙啞、發不出聲音?做好三件事,講話不怕累
相信大家都有喉嚨沙啞不舒服的時候吧!
若是短時間的感冒導致,那到好說,若是長時間的不當用嗓,可不是吃吃喉糖、枇杷膏、八仙果就能解決的。
其實,只要做好這三件事,就可以講一整天話,不怕沙啞不怕累,說得輕鬆又大聲呦!
較不費力,也可以避免胸式呼吸時,胸部肩頸用力緊繃,進而影響到喉嚨肌肉的狀況。
小學堂: 腹式呼吸是一種把肚子當作氣球,吸氣時想像氣球充氣,肚子漸漸膨脹;吐氣時氣球消下去,肚子也消下去做縮腹動作的呼吸方式。
用在說話時,和一般呼吸狀況一樣,是在吐氣時說話,只是改以腹部肌肉幫助呼吸。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發聲的音高,若用了高於或低於自己最適音高的聲音說話,都會造成費力的情形。
這邊有一個簡單的體驗方式 我們可以在閱讀這一小節時,用卡通人物米老鼠的尖銳高音,或是用自己能想像到最低沉的聲音,再說一次本段落。
好了,兩種尖銳高音、低沉聲音你都唸完了嗎?
相信唸完時,大家都有一種喉嚨累累的感覺。這就是用不適當音高說話造成的喉部疲勞。
若與自己適當的音高相差越遠,越容易感受到疲累,一定要特別小心。
放鬆閉唇狀態下,像哼歌一樣發出/ㄏㄇ/音,維持 3 秒。
順暢地數手指頭,從一數到十後,接著說「嗯哼」。
留意我們在說「嗯哼」時的「哼」音,就是屬於自己的最適音高。
將找出的最適音高用來重複第一步與第二步,直到/ㄏㄇ/音與「哼」音高接近即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一些體育老師或是市場老闆,說起話來朝氣十足,像是丹田發力一樣能一聲傳千里。
而自己在嘗試時,明明很用力說話了,但聲音還是沒有厚度,甚至喉嚨還痛了起來?
原來,這就是有沒有前置共鳴的差別!
什麼是前置共鳴? 前置共鳴是一個可以把共鳴位置從脖子移動到頭臉部,大約在人中鼻尖位置的一種說話方法。
在頭臉部的聲音共鳴,可以更有厚度與方向性,因此能傳到更遠的地方。是一種更有效率的發聲方式。
第一步 發「哼」音時,手放在上唇或是人中的位置。
第二步 發「哼」時嘗試讓手指感受到震動或麻麻的感覺,也就是在人中或鼻頭位置產生震動。
第三步 記住這個麻麻的共鳴位置,並在說話時同樣保持在此共鳴狀態即可。
學會這三招了嗎?趕快和費力沙啞的說話方式 say goodbye 吧!
找到好音高,用嗓沒煩惱
WFH|米蔚 For Health|嗓音論壇
本文授權自米蔚健康,原文轉載自:講一整天話好累!聲音沙啞、發不出聲音?做好三件事,從此講話不怕累
想要收到最新消息,歡迎按讚臉書: 米蔚 Life & Health
加入社群,一起討論健康知識: 米蔚健康討論群|生活化醫學知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