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失智照顧

照顧失智不容忽視!醫師解說失智症十大警訊

失智症

失智症病人情緒失控是因為感情中樞損壞,因此會喜怒無常,但只要轉移注意力,切記千萬不要硬碰硬,不然會像雞蛋碰石頭而兩敗俱傷。要像打太極拳一樣,順勢而為、化勁而去,百煉鋼也會化為繞指柔。

我演講「失智症」議題已近十年,雖然我不是專長治療失智症的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不過我是家庭醫學科和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師,家醫科號稱什麼都要會,雖然只是號稱,而失智症末期病人已在八年多前的民國98年9月,被健保局納入安寧療護的服務對象。

失智症10大警訊

我開始演講失智症時,全球每七秒鐘有一人失智,如今已來到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的嚴重程度。演講「失智症」必講的「十大警訊」,好像有固定與標準文字,我在網路上搜尋各家演講資料,看到幾乎都是原封不動的內容,可是仔細研究好像不一定如此。

因此,我附上原始文字,並加以逐條補充解說如下:

1. 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

一般人偶而忘記開會時間、朋友電話,過一會兒或經提醒會再想起來。但失智症病人忘記的頻率較高,且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該事件。

我說:現代人是「掉了手機,就會沒有朋友」。因為電話號碼都輸入在手機裡,根本沒在腦袋裡,記不得朋友電話是理所當然,因為要滑手機才講得出朋友的電話號碼。同樣的,行事曆也都記在手機裡,開會時間恐怕得手機提醒才會想起。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如英文老師不知「book」是什麼;自年輕即開車的司機伯伯現在經常走錯路;銀行行員數鈔票有困難;廚師不知如何炒菜等。

我開玩笑說:「計程車司機經常走錯路有兩種:一種是故意要繞遠路多跳表賺黑心錢,另一種才可能是失智症。」

醫師和失智症病人(圖片來源:istock)

我演講時問學員:「請問現在銀行行員有需要數鈔票嗎?不都是由點鈔機代勞,恐怕大部分數鈔票早已有困難了吧!」因此,現在舉例應該說:「如果銀行行員操作點鈔機有困難」,才比較有可能是失智症。

3. 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一般人偶而會想不起某個字眼,失智症病人想不起來的機會更頻繁,甚至以替代方式說明簡單的辭彙,如「送信的人(郵差)」「用來寫字的(筆)」等。

應該還有一種是找不到語詞可以表達,變成詞不達意,甚至相差十萬八千里,讓照顧者猜不出來。或者是退化成改用簡單的「兒語」,例如:用「噓噓」代表小便,用「嗯嗯」代表大便。

4. 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一般人偶而會忘記今天是幾日,在不熟的地方可能會迷路。但失智病人會搞不清年月、白天或晚上,在自家周圍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如果剛搬新家,有可能找不到回家的路;或者是「宅男腐女」足不出戶,出門分不清東西南北;現代人甚至連走路都需要使用手機的導航功能,網路不通或手機故障保證會迷路。還有一種是天生好命,出入都有司機接送,不需要認路;或者是天生「路痴」,經常在演「麋鹿(迷路)」。

許多社會新聞事件很可能是因為失智症,但由於新聞媒體主管和採訪記者的無知,而誤導閱聽的社會大眾。例如,農曆七月時有位阿嬤在山林走失,新聞說是遇到「魔神仔」,我心想:「都已經什麼時代,難道台灣的新聞記者是在耍白癡嗎?」

後來到十月仍有阿嬤走失,新聞照樣播報是被「魔神仔」抓走,原來萬聖節快到了,果然是:「不只東方鬧鬼,連西方也會鬧鬼」!有位精神科醫師寫道:「為什麼魔神仔比較喜歡抓阿嬤?」因為這是名叫「失智」的魔神仔,失智症的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

失智症的女性(圖片來源:pixabay)

有位住高雄岡山的阿公騎摩托車要回家,竟然一路騎到花蓮才被找到!騎車從白天到三更半夜十幾個小時,中途還去加油,正常人應該會發現自己迷路吧?這種狀況絕對是失智症!新聞媒體應該藉由報導進行社會教育,而不是一概推給「魔神仔」了事。

據說失蹤老人多數是失智症引起,只要一次不見就可以確定失智症。家屬必須注意:第一次失蹤找回來,下次就不一定有這麼幸運。千萬不要下次找到的是屍體或是永遠人海茫茫無處覓蹤跡,到時才後悔,早已來不及。

5.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開車常撞車或出現驚險畫面;過馬路不看左右紅綠燈;借錢給陌生人;聽信廣告買大量成藥;一次吃下一周的藥量;買不新鮮的食物等。

我都開玩笑說:「走路不看紅綠燈直直衝,如果不是高雄人,那八成是失智症!因為紅綠燈對高雄人而言僅供參考。」至於「聽信廣告買大量成藥」,在台北可能算是失智症,但在鄉下可以是老人的正常行為。

之前有新聞報導:北部退休銀行經理連續被詐騙十多次,損失上千萬。我演講時說:「請問你可以被詐騙幾次?一次就心痛到死。會被詐騙兩次的,不是貪心鬼就是大笨蛋。可以被連續詐騙十幾次,百分之百一定是失智症!」

6.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對言談中抽象意涵無法理解,而有錯誤反應。日常生活操作電器如微波爐、遙控器、提款機的操作,對指示說明的意思無法理解。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圖片來源:photoAC)

本來就不會使用這些電器的老人家,無法理解指示說明是正常的,例如:我媽根本不需要操作提款機。何況有些指示說明繁雜模糊有如天書,只適合給鬼神看,像我媽教育程度不高,看不懂只是剛好而已。至於本來就沒讀什麼書的鄉下老人家,看不懂指示說明當然是正常的。

對於那些本來就太精密複雜的現代電器,例如電腦,我爸曾經問我:「電腦有使用說明書嗎?」還真的沒有!但是,就算電腦有整本的使用說明書,我應該也看不懂,畢竟是自認為「電腦天才」的資訊人員寫的,給我這種「電腦文盲」看,能看得懂才有鬼吧!

7. 東西擺放錯亂

一般人偶而會任意放置物品,但失智症病人更頻繁,將物品放在非習慣性或不恰當的位置,如水果放在衣櫥裡、拖鞋放在被子裡、手錶放在冰箱裡、到處塞衛生紙等。

「分類」是後天學習才會的心智功能,知道食物要放冰箱、衣服要放衣櫃、鞋子要放鞋櫃、書籍要放書櫃,是必須到某個心智年齡才會清楚。當腦部損傷、心智與認知功能退化到未學習之前,就返璞歸真到不懂如何分類,因此亂塞東西只是當然而已。

8.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一般人都會有情緒的變化,失智病人的情緒轉變較快,一下子哭起來或生氣罵人,情緒的改變不一定有可理解的原因。可能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如隨地吐痰、拿店中物品卻未給錢、衣衫不整等。

失智症病人情緒失控是因為感情中樞損壞,因此會喜怒無常,但只要轉移注意力,切記千萬不要硬碰硬,不然會像雞蛋碰石頭而兩敗俱傷。要像打太極拳一樣,順勢而為、化勁而去,百煉鋼也會化為繞指柔。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圖片來源:istock)

有老人在商店買東西順手牽羊,如果是扒手就屬於「遜咖」,這八成也是失智症。已經退化到不知道拿東西該付錢。我兒子小時候這樣,那是還不知道要付錢,老了才變這樣,就很可能是失智症。

鄉下有罵老人「老不修」、「不死鬼」,所謂行為不知檢點、衣衫不整,或甚至當眾脫褲露鳥的老人,如果不是年輕就放蕩,而是老了變這樣,很可能就是失智症。

附帶一提,有些老人走路不看紅綠燈橫衝直撞,我開玩笑:「如果不是高雄人,八成有可能是失智症!」我兒子小時候開始過馬路就橫衝直撞,是因為還沒學到要看紅綠燈,至於失智症病人,很可能是認知功能已經退化到不知「紅綠燈」為何物了。

9. 個性改變

一般人年紀大了,性格也會有少許改變,失智病人可能會更明顯,如疑心病重、口不擇言、過度外向、失去自我克制或沈默寡言。

失智症病人認知功能退化,無法接收足夠與正確的訊息,對事物的判斷當然就會受到影響。其實不能說是疑心病重,例如:政府如果一直資訊不透明、不公開,人民當然就會覺得官員可能有鬼,難道可以因此指責人民「疑心病重」嗎?

例如:台北市柯文哲市長要求自來水公司公布地下水管含鉛管線分布圖,逼迫自來水公司優先汰換老舊有毒管線,因此整個台北市現在已經沒有日據時代的含鉛管線。高雄市長陳菊就沒本事跟進,好為高雄市民謀福利,根據新聞報導說:有建商包圍市政府,怕建築業因此屋價下跌,讓市長決定不公布。

陳菊這樣的決策作為,本來就應該被高雄市民懷疑有官商勾結之可能,直到她能證明自己的清白,或保障市民的健康福祉為止!如果高雄市民對這樣的官員竟然還能深信不疑,我覺得這種狀態應該才是真正的「失智」吧!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圖片來源:photoAC)

10. 活動及原創力喪失

一般人偶而會不想做家事、不想上班工作,失智病人變得更被動,需要許多催促誘導才會參與事務。原本的興趣嗜好也不想去做了。

因為認知功能損傷,變得做不來,當然只能撤退或裝傻,才不會因為洩漏病情而被資遣或找藉口開除。所以,過去那些奉行「多做多錯,少做少做,不做不錯」的公務員,如果可以強制就醫,給神經內科診斷一下,說不定有半數都已經是「失智症」了吧!

資料來源:許禮安醫師
經本人同意後轉載


延伸閱讀

分享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