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失智照顧

全世界失智人口逐年增加!及早認識,趁早預防

本文摘自《當家人失智時:從照料應對到芳療運用,照護者陪伴失智症者也療癒自己的身心照護指南》,幸福出版。

失智症的特徵photo by freepik

正確認識失智症

失智症是一個嚴重且不斷增加的全球性問題,影響全世界數千萬人口及其照顧者的生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截至2021年,全球失智症的預估患病人數約為5,030萬人,每年大約有940萬失智症的新病例被診斷出來。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劇, 失智症的盛行率將持續增加,2030年的全球失智症者人數預估增至8,230萬人,到2050年甚至可能增至1.5億人。

這些數據皆顯示,失智症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全球醫療健康議題,不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經濟皆產生重大影響,也為醫療和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負擔。失智症者的病程一般是8∼12年,有的個案則長達15年,長期照護和醫療成本龐大,同時深刻影響照顧者原本的生活、身心狀態、職涯規劃之外,還會加重整個家庭的經濟負擔,因此現階段需提高大眾對於失智症的認識和理解, 盡早加強規劃預防、治療和照護的相關措拖,將是面對未來的重要關鍵。

失智症的特徵

失智症具有複雜性和多樣性,許多人對這個疾病的認識和理解仍然有限。若能探索失智症的各個方面,從病因到照護,全方位了解失智症的定義、病因、症狀、診斷、治療和管理的話,我們就能更好地應對這個日益嚴重的問題,並提前做好準備。本書以此為初衷,提供實用且正確的相關資訊,特別蒐集不同臨床案例並結合芳療照護,希望為患者本身、照顧者和社會大眾帶來實質幫助。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的衰退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喪失。失智症者的大腦功能逐漸受損,影響了思考、記憶、語言、判斷力、情緒和行為等多個方面,主要特徵為:

1. 記憶力喪失

失智症者常遭受短期記憶損失的困擾,他們可能忘記剛才發生的事情、重複問同一個問題,或者忘記簡單的日常活動。

2. 認知功能下降

失智症者的認知功能逐漸衰退,包括思考、判斷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他們可能變得困惑、迷失方向,無法處理複雜的任務或計畫。

3. 語言障礙

患有失智症的人對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常有困難,也可能無法理解別人的語言或指令,出現語詞找不到、話語流暢度下降等問題。

4. 情緒和行為變化

不同於以往,失智症者容易出現情緒波動,包括焦慮、憤怒、憂鬱或易怒,或表現出不尋常的行為,如疑神疑鬼、衝動行為或反覆動作等等。

5.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失智症者在執行日常活動方面遇到困難,例如衣著整理、進食、洗澡、上廁所等等。他們需要越來越多的幫助和監護。

「失智症」和「正常老化」哪裡不同?

1. 程度和頻率

失智症導致的認知功能衰退嚴重並且持續,正常老化的認知下降則較輕微且漸進。

2. 影響範圍

失智症會影響多種認知功能,正常老化對此影響只是暫時,並非永久。

3. 日常生活功能

失智症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下降,而正常老化的影響不會如此迅速。

4. 病因和病程

失智症是病理性疾病,而正常老化是自然的生理過程。

5. 影響生活品質

失智症對生活品質產生明顯干擾,正常老化則較少影響。

失智症和正常老化在認知功能衰退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若能及早診斷和介入對失智症管理至關重要。

失智症的病因為何

失智症的病因是多樣的,其中包括遺傳因素、腦部變化、環境因素等。分別介紹如下:

1. 遺傳因素

某些失智症類型具有家族遺傳風險。如阿茲海默症可能與遺傳突變或具有阿茲海默症相關基因的遺傳因素有關。遺傳突變會使某些蛋白質在大腦中異常累積,損害神經元功能。

2. 腦部變化

失智症與腦部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密切相關。腦部的退化、神經元損失、神經纖維糾結和蛋白質的異常積累都可能導致失智症的發生。這些變化可能與炎症、氧化壓力和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等因素皆有關。

3. 環境因素

有一些環境因素可能增加失智症風險,如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毒性物質、重金屬或有害化學物質當中。此外,缺乏身體活動、不良飲食習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飲酒等因素, 也是引發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4. 神經退化性疾病

某些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亨丁頓舞蹈症和庫賈氏病等,也可能導致失智症。這些疾病的神經變化和腦部損傷會對認知功能產生負面影響。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失智症的病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是多個因素的交織結果。但透過不斷的研究和科學進展,可更理解失智症的起因和發展機制,以便我們更好地面對這一疾病。

失智症的預防和降低罹患風險

為了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有幾個重點可實踐於生活中:

1. 健康生活形態的重要性

健康的生活型態是預防失智症的關鍵,如保持規律運動習慣、健康均衡的飲食、戒菸和限制酒精攝入、確保長期足夠的睡眠等。這些習慣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降低慢性疾病風險,並促進身心健康。

2. 腦部訓練和認知刺激的作用

積極參與腦部訓練和認知刺激活動能保護和促進大腦功能,如解謎、遊戲、學習新技能、閱讀、參與社交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可以刺激腦部的神經連結,有助於維持認知功能。不僅如此,也有利於失智症者延緩病情。

3. 管理慢性疾病和控制風險因素

管理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皆有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定期進行醫學檢查,按照醫師建議控制血壓、血糖和膽固醇水平,並遵循藥物治療計畫。此外,控制其他健康風險因素,如避免過度肥胖、抽菸和過度飲酒也很重要。

書籍介紹:《當家人失智時:從照料應對到芳療運用,照護者陪伴失智症者也療癒自己的身心照護指南》

當家人失智時:從照料應對到芳療運用,照護者陪伴失智症者也療癒自己的身心照護指南

一旦家人失智,任誰都無法在第一時間做好準備,然而失智症者並非一個人生病,整個家都會隨之改變,如何規劃照料陪伴決定了一個家庭日後的面貌,主要照顧者的生活更因此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本書由研究高齡者身心健康的專業學者,以及投入失智症臨床照護多年的專業芳療師合著,從失智症者角度與照顧者兩方的身心需求,撰寫成能實際用於生活的照護指南,讓照顧者不用一個人撐著面對未知和無助!


延伸閱讀

分享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