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照顧

為什麼長輩看診跟在家的表現不一樣?認識記憶門診中的「白袍症候群」

白袍症候群(圖片|來源)

近來看到有位醫師的部落格提到「白袍症候群」說道在醫院裡所量出來的血壓高於在家中所測量出來的血壓,固然許多人都熟知的問題;然而,記憶門診中的認知功能表現,也有類似的問題,不過卻不像血壓一樣,只有更高的血壓表現,這些個案在進行認知功能的量測時可能會出現兩種孑然不同的結果,可能反應比家中的反應差;也有可能比家中的反應更好。

白袍令人害怕、緊張,表現得差

正如一般血壓型的白袍症候群一樣,穿著白袍的人,帶給長輩的只有壓力、要吃藥、檢查(所以很多高齡者不喜歡來醫院),也有些人一輩子從來沒有考過試(認知功能檢查-會被很多人認為是在考試),緊張、擔憂自己考不好的心態便油然而生。當越緊張,便越表現出不好的反應,當越不好的反應出現,也就更加的緊張,不斷的惡性循環的巡迴下去,在家中可以心算的長輩,來到醫院,變得簡單的算數,都成了問題。

白袍令人害怕、緊張,表現得差(圖片|來源)

白袍令人尊敬、要表現得更好

這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家屬卻會注意,若心理師沒辦法解釋這樣的問題,很容易被失智症就是「時好時壞」,這個想法帶過去,便無法解決家屬所遇到的問題了。

華人對於穿白袍的人都會覺得知識水準較高,需要尊敬,要表現得更好,以免被感覺起來自己能力不好,所以,會刻意的集中注意力,更加的花費心思,表現得更好。相對的,在家中,只要說忘記了、不知道,兒女以及另外一半馬上接手回答或是幫忙作、幫忙記住,這樣就讓人看起來覺得,好像一點能力都沒有的樣子;反觀,醫院中的表現,因為家人無法協助,又有要表現好,才不會讓穿白袍的人看扁,測驗結果當然會變好。

測驗時施作的心理師,必須要有個案概念化的觀念,能夠清楚一個高齡者的心態,知道他們經常有的表現,也要知道他們的哪些表現可能會讓人覺得他有問題,逐步的去驗證,到最後才能真正的清楚並解決照顧者的問題。

就家屬而言,其實這不是他故意的,他的表現反而呈現出人性,好逸惡勞,對於權威(高齡者會認為穿白袍的都是很厲害的)的反應,所以家屬若能了解這部份,對他們期待便可能不再這麼高了。

追蹤粉專『失智症應對的策略思維』,獲得最新消息!

分享文章
相關文章